 |
圖片來源:http://www.theoriginof.com/soft-drinks.html |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其實已經漸漸的被最近大大小小新聞給洗掉了,那就是關於前陣子造成全台恐慌的塑化劑新聞,當然也包含更久以前毒奶事件,其實種種的食品的新聞讓我們開始擔憂自己吃的食品是不是"真的能夠吃下肚"
這邊先說個我媽跟我說的故事:曾經有家賣餃類的店家,生意真的好到不行,去了幾次都向隅,這家店家說:裡面的食品非常的用心烹調,連裡面的餡料都有加入高湯,酸辣湯更是用高湯去準備,殊不知某次剛好我媽趁著打烊前,人潮稀少的時候用餐,剛好也只剩下他一位客人,卻聽到了裡面的老闆跟另一個也是開小吃的同行說:"跟你說啦,我生意這麼好,全都是靠這一罐,你以後煮什麼東西都加這一罐,包你生意會好!" "這一罐是什麼喔,叫做豬骨精啦,煮的東西會變得非常的鮮美!"......
當我媽回到家Google後,才發現骨精...也發誓再也不進去那家店家了! 也就是連生意好的商店都保持著這種心態...
其實我也思考了這個問題許久,因為平常在家裡,母親大人會親自到市場買菜,買回來也絕對不含糊的做清潔,家裡的觀念也願意"多花一點錢"買有機的食品,因此在上大學前,我必須說我吃的東西還算是乾淨、健康的,但是在大學後,雖然說我會做菜,但是我不可能有較閒暇的時間能夠完成以上從採買到做菜,甚至到還有洗碗這些事情,當個老外是我唯一的選擇,也必須承認,這兩年老外的生活,切身的感受到我再消費我自己的身體,雖然沒有任何看得出來的異狀,但是身體會開始有一些警訊,例如:我的鼻子比以前還容易過敏,一點一點的小小的改變,已經開始從我的身體蘊釀出來了。
當然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今天在外面生活,誰都想省,消費者知道店家更知道,因此,育樂街的便當,幾乎大家都不超過60元,最好還有附上飲料,飲料還最好要繼續暢飲,飯還可以加,要讓學生覺得物超所值。
看到這邊,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一個問題60元的便當如果要讓一個精力旺盛的大學生吃到飽,那能夠怎麼辦,就以市場的角度來說,大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因此"市場無形的手"已經握住價格了,那今天我是商人價錢高賣不掉,尤其以便當店,我今天做出來的菜賣不掉,就是垃圾,損失的還不只材料費,還有一堆處理的費用,因此聰明如各位,能夠改變的,想當然耳,只剩下那消費者永遠都不知道的成本。
因此今天便當店的獲利公式成為了
獲利 = 60*賣掉幾個便當 - (店租+水電+食材費用)
我今天如果是老闆,首先先去找到了最便宜的店面,水電也無法改變,大家都一樣,所以這條式子最後的控制變因,就只剩下最後最後的食材費用了,也因此,在家裡,我願意多付點錢的地方,那可能就是要給老闆賺錢的地方。
在需求金字塔中,最Basic的生理需求應該會是人們最注意的部份,但因為種種的因素,或許已經開始讓這個金字塔有點變成Skyscraper,但我認為今天消費者應該要有自己的選擇權,或許自己無法做菜,但是廚師們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應該像是小當家所說的嘛?"料理應該是要能夠帶給人們幸福的"
因此今天經營便當店的以上的獲利公式可以改變
銷售金額=成本 (或許多出一點)
獲利=附加價值
今天賣給顧客的食品,不必再降低我的生產標準了,獲利,就交給我的其他部分來獲利吧,例如:店家因為有著大量的人潮,可以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式讓我的收入來源改變,當今天的很多餐廳有著自己的品牌時,我相信品牌價值一定也會造就更大的獲利了,就像很多的老店當擁有著良好的名聲,就能讓自己的店面有著忠實的客戶,並且有良好的心占率,而今天賣給顧客的食品,就是廚師真的想帶給幸福的感覺,這樣也能讓那些黑心的廠商無法在利用以前的公式騙你說:"你看你這邊只要節省一點,你一天就可以少賣一個便當"這樣讓自己良心不安,顧客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的事情發生了。
 |
當以後再次被發生爆料的時候,就不用再聽到這樣的話 |
當然我也想到的是更多大企業的幫忙,像是這次躲過塑毒風暴的義美食品,的確也讓我非常喜歡他們的經營理念(有興趣可以翻閱商業周刊1228期 一毛錢賠上台灣製造),讓食品安全可以不再的被踐踏。
最後,我也希望未來在這裡也可以多多發佈一些我覺得可以讓人吃的放心的餐廳,希望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可以透過社群的力量改變!科技是要來改善人類的生活的。
隨筆寫下一些心得,有任何的想法還歡迎指教。